伪命题的'个人成长',不如换成'人生有限公司'

个人成长」(Personal Development)到底是什么意思?或许很多人以为多增加「软硬技能」就是了?多看书多阅读就是了?提高思维认知就是了?

致命三连问之后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:「个人成长」这句话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?

为什么这样讲?因为这句话会导致很多人以为个人成长是通过个人努力、独自修炼达成的,这会走到一个极端。

这其实是不对的,尤其还在校园的你们,可能会误解的更加极端。

其实,我们想要成长、尤其是快速地成长,一定要找到一件比你更大的事情(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),找到比你更大的平台、比你更大的赛道,比你更牛的团队,去解决比你个人问题更大、更难、以及更普遍的问题。

这样的过程才能带来最快更好的个人进步,且非「成长」。

我的经验是把所谓的“个人成长”换一个更现实、更实在的维度,那就是:「人生有限公司」

而你,则是这家「人生有限公司」的创始人&CEO

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去经营,这样的话可以在「经营管理/分析」公司的领域,找到很多可以借鉴的理论,包括管理、财务、战略等方面的理论。

或许这没什么科学性,还不能被100%数字化。但是因为持续的积累,众多公司和管理者的智慧沉淀,相关内容被实践、被反复验证过,因此其可借鉴的价值要远超过所谓的“个人成长

比如我有一个习惯坚持了很久,即每当碰到一个人生难题(焦虑、职业天花板、财务危机等等),我都会尝试去解决更为普遍的问题。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像我一样,会遇到类似的问题。如果我能解决大家的问题,我也能解决我自己的问题。

也就是说,「当你尝试去解决更多人的问题,你能得到的帮助更多,你能受到的启发更多,你能获得的数据和验证机会更多」

这个过程中会有两种可能性,第一种是我解决自己的问题,然后把解决的经验和方法技巧分享出去,影响和帮助更多的同志;第二种,从一开始我就试图解决更多人的问题。在解决大家问题的过程中,自己的小问题也被解决了。这两种路径我都实践过,都是有效的路径。

其「本质思维」是:碰到问题时,我们可以更主动地选择去解决更难、更大、更普遍的问题。这是让自己摆脱困境的最佳机会。

再举个例子,“有些人”受困于赛道不够大、平台也不够大,所以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。我在和他沟通时,能明显感觉到在谈及战略问题时,他还是倾向于「单点的思考,缺少系统的视角」。

而“有些人”在最近几年去了一个更大的赛道,一个发展更快的平台,与一群更牛的人共事、交流、切磋,不知不觉养成了系统性思考的习惯。这些习惯在公司内已经习以为常,直到与公司外的人交流,才会发现鲜明的对比。

这种最明显的结果就是:可以平等对话了 。过去只能单向吸收其观点,现在有机会在 思维/认知 上互相碰撞,彼此都能受益。

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「有效沟通」!!!

这种成长是在一个大平台快速前行的过程中,潜移默化积累下来的,效果非常明显。我相信在这个平台上,很多一路同行的伙伴都有类似的感受:感受到自己最近几年的飞速成长。

对人生而言,最重要的能力就是「做选择的能力」。

我们能否在人生的每个节点,都能做出相对更为智慧的选择:去选择更大的赛道,更快的平台,与更牛的 人/圈子 共事,去解决个人独自无法解决的大难题。如果养成这种选择习惯,我们就会在一次次选择中变得更强,强过任何独自奋斗。

老话讲:跟对人,走对路。同样也是一个意思。

忽视所谓的“个人成长”,转而去面对更大的问题,选择更大的问题。在解决更大问题的过程中,个人自然有更好更快的成长。到时候,个人成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,而不是一种低效、标准化甚至徒劳的努力。


伪命题的'个人成长',不如换成'人生有限公司'
http://example.com/2025/02/28/伪命题的-个人成长-,不如换成-人生有限公司/
作者
YI MING HUANG
发布于
2025年2月28日
许可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