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效复盘的4种方法推荐及【复盘原则和误区】
提到「减法和专注」的关系。我们在来套个皮肤来看看,那就是百折不饶的【复盘】。
【复盘】这个事情,我也讲过很多次(置顶文件自己找)。方法也介绍几个,其实还有更多的一些方式方法,属于纯粹的「方法论」,有没有效果的前提是在于,你是如何正确的、专注的、持续的、有节奏的、积累的、进阶的在做【复盘】(不论是职场还是生活)这个事情。
比如:
【正确且专注的复盘】你会:
- 诚实记录,不自欺
- 每日复盘,做好记录
- 不纠结过去,努力创造未来
- 深度思考->复制成功经验,找问题根源
- 更关注自我可控制和影响的部分,强调主观能动性
- 实践复盘所得,形成正向
- 积极面对,不否定自己,持续迭代
【错误且不专注的复盘】你会:
- 自我安慰式记录,打卡
- 一周后再复盘,记不清
- 努力却看不到成果,焦虑
- 陷入自我感动式努力
- 强调客观原因,忽略主观原因
- 复盘完扔采用旧习惯
- 易放弃,得过且过
👨🌾你看,是不是“你”呢?你属于哪一种呢?
诸多的「方法论」没有一个是适合你的,因为最适合的「方法论」均出自于你的总结、自我的总结,根据 他人/前人 的结果并结合【自身的实战经验】组合而成的,而不是你出自你不停的去研究这些方法论。
那么还有几组方法论也不错,比如:
一、KISS复盘法
属于【项目复盘方法】,用于促进下一次活动更好的展开,常被应用于活动策划落地执行或者项目执行结束后总结使用,乙方使用频次会比较多,尤其在给甲方汇报时。
- K (keep) 需要保持的:哪些做得好,以后继续保持。
- I(Improve) 需要改进的:哪些不理想,后续需要改进。
- S (Stop)需要停止的:哪些不利行为,需要停止。
- S (Start)需要开始的:哪些东西缺失,需要开始执行。
👨🌾其实跟OKR也是类似框架,大致的【标准复盘流程】为:
目标回顾
目的是什么?目标是什么?计划是什么?结果评估
目的是否达到?目标是否完成?有无突发状况?原因分析
完成的关键因素?未完成的客观原因?未完成的主观原因?经验总结
KISS复盘法
二、PDCA复盘法(戴明环模型)
这是一种持续改进工具,目前被应用到很多领域,它可以帮助你管理项目,甚至管理人生,让你紧盯目标,不断努力执行的同时,不断检查、复盘、修正,直至成功。
PDCA是【管理者】的基础工具,国内大厂/名厂 如百度、华为、小米等都在用,其实个人和企业、普通员工和管理者都可以用来提升工作效率。
- P(Plan):计划。确定方针和目标,确定活动计划;
- D (Do):执行。实地去做,实现计划中的内容;
- C (Check):检查。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,注意效果,找出问题;
- A (Action):行动。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,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、标准化;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,以免重现,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。
三、GRAI复盘法
这是一个围绕目标,注重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偏差,从中分析原因并总结规律的复盘方法。
- G (Goal) 回顾目标:当初的目的或期望是什么。
- R (Result)评估结果:和原定目标相比有哪些亮点和不足。
- A(Analysis) 分析原因:事情成功和失败的根本原因,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。
- I (Insight) 总结规律:通过以上的分析找到实物更有效、更符合本质规律的做法。
四、年月周日复盘法(最笨的方法)
最笨的方法,最适合什么都不会的“你”。别看沦为最笨,但是最有效且最直观。当你坚持这种“最笨”的方式一年后,你在回头看看,“笨”吗?
从来没有“笨”的机制/方法 ,只有最“笨”的你。
👨🌾最关键的来了,那就是【复盘原则和误区】
【复盘原则】
1.目标应遵循SMART原则
目标必须具备明确性、衡量性、可实现性(可执行性)、相关性、时限性这5个特点,即目标具体可衡量、符合自身的目标/目的、具有可执行性的计划且有明确的截止日期。
- 行动过程多记录
及时复盘(思考或碎片化积累素材),更容易进发新的角度和措施,因为当下的记忆、感受和思考更鲜活。
- 事后及时复盘
完成阶段目标后,及时复盘。切记过程结束后才集中复盘,久了会淡化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思维和情绪。
- 客观复盘
复盘的时候要不断的问自己「为什么」,深入发掘问题的根本/本质 原因。最忌讳停留在问题的表面,造成「无效复盘」。此逻辑与「无效沟通」同理,你说的不再“点”上,浪费自己时间,也会浪费他人时间,甚至对他人造成过多的干扰。被骂别不服气。
- 需要解决的问题
复盘中找到问题后,一定要找到对应的「解决方案」,并拆解到计划当中。进一步的验证方案的可执行性、有效性。这是复盘的意义。你TM要给出具体的可执行性的方案,放空屁没用。
【复盘误区】
- 复盘没有侧重点
把近期做过的所有事情都进行无差别复盘,精力和时间消耗较大,以至于后期坚持复盘无动力。这点跟一些PKMer做todo、GDT一样,无情累积、无用项目堆积一起,自以为每个【项目】都重要。还是那句话,最重要最紧急、优先级最高的只能有一个!其他均可简单带过,甚至直接总结经验即可。
- 复盘不分类
复盘是要进行分类日纳(工作、生活、学习),便于思考的深入和精准,标准不同,角度也不同,思考也会更清晰。很多人无形中也坑在这里,过多的分类标准及无用标签,还TM“中图法”都出来了。
- 只分析不解决
复盘应更注重行动的改进,要落实和跟进且不断的调整,这才是复盘的意义所在。
- 分析过于笼统
比如:执行中不够仔细、过于粗心。我TM请问仔细的标准是什么?这都需要事先定好具体的衡量标准,在复盘中通过深入思考,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。
- 复盘流于形式
复盘重点是:思考的过程和后续的改进,切记流于形式。
👨🌾总之,【复盘】是在职场/生活 中最有效的方法,没有之一!复盘不仅能磨炼思维(系统思维、框架性思维、创造性思维),提升个人能力(思维管理),更是让他人看见你的绝佳能力(可执行性的解决能力、组织能力、汇报能力、PPT能力等)。
你就说【复盘】重要不重要吧?还有一些非互联网行业的职业,你很烦日/周/月/季/年 报或总结 是吧?【烦】就说明你没认真对待,但凡你认真对待了,你也不是现在的屌样子,你以为这些基础能力不重要吗?这些报和总结 均是“写”的一种,更是锻炼你思维的一种,也是你职场能力的见证(证据)。
再补充一句,如我工龄20年,为什么不用思维导图或一些图表?因为我脑子里直接就形成了「框架性图谱」,我都直接开始干了,画什么图?这就是精于复盘的一种表现。